资讯
呈现40年书坛耕耘成果!洪厚甜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
2021年07月23日 来源:雅昌艺术网

7月17日,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,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、《中国美术报》社承办的“大道不孤——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:一画开天·洪厚甜作品展”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颂厅拉开帷幕。此次展览作为中国国家画院“大道不孤”系列展的第八回,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洪厚甜书法作品77幅(件)。此次展览既是洪厚甜40余年书学的回顾和总结,也是作为新时代艺术工作者向党和人民的一次汇报。

IqEwyh5CkaqKfwdzrNmqZvbUM6I3MMeyIbPirYKf.jpg

嘉宾合影

“大道不孤——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”是自2021年初启动的展览项目,展览以个展的形式,系列展出中国国家画院院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成果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表示,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研究机构,作为中国美术的“国家队”,始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,始终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创作导向,以繁荣中国美术、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,以勇攀艺术创作高峰为使命。展览以“大道不孤”为主旨,就是要鼓励艺术家们在弘扬艺术大道的同时,不断探索、追寻,交流、互鉴,以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为创作要求,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。

yrnGMtfIxc7tCyurAJURVYhSFtoQ1fbBqqi2vsm2.jpg

fdSpuNC62PxlNd3OyXhYCZN8FBemNv0P3l6uHTde.jpg

qume4r0TLrJSir4KVMDSKmVXDIxQZ48hfw1yYnvE.jpg

洪厚甜为嘉宾导览

谈及洪厚甜此次展览,卢禹舜进一步表示,举办这样一个展览,是对一位书法家综合能力的展示,也能看得出来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,把几十年来艺术道路的过程都做了一个充分的体现。在洪厚甜的作品面前,我们感受更为深刻,他各个时期的特点都展示得很清晰鲜明。纵向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学习继承,横向上古今中外艺术的广取博收,在他的作品当中都有着比较深刻的体现。卢禹舜强调,这次展览的主题“一画开天”,更多地道出了艺术本质的一面,我们也通过这次展览真正感觉到洪厚甜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,以及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们,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深的热爱,坚定文化自信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。所以这个展览真正展示了洪厚甜整体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,也反映了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们坚持以作品立身,坚持创作是中心工作,坚定艺术理想、坚定文化自信的努力和追求。

et3TC1wa5LnOyub4IpI34CUumCoiZXCw49N03y5n.jpg

Ml2zAxbLWGp771sm6z1dAIGRVTJGnJgCWXjpaPr2.jpg

trp7LF53IyDdZI4xuyQe0R50K3QjQN7obJBoLDSz.jpg

展览现场

中国文联副主席、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贺信中指出,洪厚甜遍访海内名家,有转益多师之能;而且他艺术悟性极好,每到一地,必感悟、汲取其最精华者为己用,从而以经典塑造自我,书风不僻不诡而情趣见于毫端;尤其重要的是他生性宽厚恢谐,与人处有和煦春风拂面而至之感,性刚毅内秀不轻动,笃实忠厚,有沟通疏导之长。希望这样的展览,对当代书法展览日趋明显的“定式”趋向,能提供一些守正尤其是创新的启发和引领。

4Cc7FnupxB2HM1knrUPE3gWAOUzx0DWdbfmjm5JR.jpg

bGcHVIJ8r4qLP2mpVKLsXeeLYJaTrBAFKBK4Fa4i.jpg

9ZUshuAWpAB9yrGpPVypLJZvsm3HdjwuXp8e4MTq.jpg

展览现场

中国美协副主席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、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认为,四川人杰地灵,历史文化源远流长,历代以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,洪厚甜就是其中一位。他早年有扎实的基本功,又能在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兼顾。他认为,书法艺术在清代以后蔚然成风,近代的书法家也很重视多方面成就的汇集,洪厚甜在这样的土壤和背景下,其书法艺术性明显增强。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以后,他的眼界更加开阔,多体并进,在书法的造型、用笔、逸气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,并希望洪厚甜继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,创作出更多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作品。

1cqZ5b3tEGiT0FLCgCxL7DbTiLS6DbQps4GilP7t.jpg

T3vfFjNGIXaT1KzjV5z6eMFufbHrkcQmrYIYNW87.jpg

8nv3R0CSfguB6q2UlV38KEYqgDFedlYuVPWF5bsN.jpg

展览现场

中国美术馆馆长、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表示,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,也是中国文化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,可以流传于后世,展示于当代,需要具备博采众长的书学传统以及文以载道的人文精神。洪厚甜是一个倾心于对传统认真研究的书法家,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地外化出来,他不是僵化地临帖,而是研究古人、理解古人、领悟古人,所以这些作品有深厚的功底,同时也有其创造性的理解和发挥。尤其是其中碑帖相融、隶篆相间的作品,在漫不经意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来,形成墨色枯湿浓淡的自然变化,这些东西也是在书写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情绪,笔、墨、纸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。

T9slj0LLyvlsVGUV258xogzPiyKqeyCEgheN5tfe.jpg

展览现场

“洪厚甜书法展形式多样、风格突出、个性鲜明,从大幅巨制到尺幅小品,均为精心之作,是一次高质量的展览。”中国书协原副主席申万胜看完展览后有几点感受比较深:一是精于入古。即对古人的经典法书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,而且取法多元,而非一家一派,故格调高古,耐读耐看。从秦篆、汉隶到二王直至明清,碑和帖的东西都有,可以说在继承传统上下了功夫,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二是勇于创新。他在深研古人法帖的基础上,能够结合新时代的审美追求,有自己的想法,在融汇贯通中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,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,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册页小品,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创新的意识。三是审美多元。从一个书家的作品可以反映出不同的风格面貌,就说明它的取法是多元的,反映在线条、笔墨、结体和章法的诸多变化,既有雄强大气,又有小桥流水;既有质朴古拙,又有灵动自然,让人看了以后,能够引起多方面的联想。总体而言,洪厚甜的作品既有法度又有情怀;既讲到位,又讲味道。看他的作品,能够引起对书法美学多方面的思考。

4dn6o6mPOZFh3YfTffY8vVwCDFcq5wQIDdU2QLJc.jpg

苏轼题西林壁 纸本 69cm×74cm 2021年

ZUCcFeLxxsmEtnQ8V4bkQzHuonoA0DTe9JPq0Cka.jpg

黄山谷论画一卷 纸本 31cm×135cm 2021年

在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曾来德看来,当代书坛太浮躁,书家很多,展览也很多,今天的展览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,能够感染观众,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,无论是碑学还是帖学,都能够表达书写者的个性和风貌,他绝不是千篇一律地抄袭,也不是浅薄地创造。这个展览能够看到洪厚甜40余年的创作历程和思辨过程,他4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血和勤奋,用自己的智慧和真诚,一步步走到今天,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和实践艺术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。再者,洪厚甜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,除了书法创作之外,他的书法教学也是成绩斐然,做人也热情厚道,如果说字如其人,绝不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看,他整个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对待艺术的态度,是高度统一的。

nR2jqDH1MpvApMBrFi3R4xfiEune1cUDRCSH4a2i.jpg

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纸本 70cm×68cm 2018年

GA1h8FxDdpyKeuXEx25A6utmt6eH3olf9J7EtDMm.jpg

老子道德经四则 纸本 40cm×78cm 2018年

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说到,洪厚甜是从四川走出去的,巴蜀文化孕育了他,他的最大特点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坚守。40多年来,他始终在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中国书法笔墨的精髓,他的文化修养和书法呈现都是非常全面的。同时,他也在不断坚持的过程中去突破和创新,可以说,他是一个在坚守中华传统文化中始终保持奋进状态的人。希望洪厚甜通过这个展览,能够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走得更远,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的优秀书法作品。

oCs5PBaLKOS8mAKcEuZP5vFuhIHGjU7tYrp8kdRG.jpg

元中峰和尚题梅花诗 纸本 69cm×67cm 2017年

kCEHa6fHlhFZkX3NjkzNd9tLKMsv97cJPkqYixVp.jpg

八指头陀诗一首 纸本 139cm×68cm 2017年

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与洪厚甜是多年的朋友,他认为,洪厚甜做人做事都非常真诚和认真,或者说对艺术的执着与情怀,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的到。这些展览作品体现了洪厚甜一直以来对书法艺术的不断追求,以及在传统基础上努力寻求更为宽广的发展方向,在其书法线条的抑扬顿挫、结构起伏之中都展现出他的特殊情怀和对艺术的追求。在坚守传统基础,从临摹碑帖一步步走来的过程中,他一直坚守着中国文人高品位、高格调的追求,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他自己对书法的理解,如为人处世的气度和文化修养的淬炼,都融入到书法创作中,所以他的书法中呈现出一种磅礴之气。

3RQDi2G5zZCZzdoVZMgq5SDHXO7MO0ofST5VzAci.jpg

黄宾虹题灌云玉垒山诗 纸本 69cm×69cm 2017年

sIhXdbEp6Cg1sXhYSxIXDvEjInG5rQFOUfszc2s2.jpg

秋兴八首选四 纸本 59cm×67cm 2017年

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魏广君认为,洪厚甜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,原以为主要成就体现在楷书创作上,今天看了这个展览后,感觉他的隶书、行书和草书都取得很高的成就。他的行草书讲究一种画面感,空间意识很强,换句话说,他在极力追求空间维度的拉深,为观看者展开了更为阔远的视域。他在单字和整体篇章结构的关系上,抒发一种画趣和悠远的情志。从新时期以来的书法创研成就来审视,可以看出他在用笔上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,在这个体系之下无论是真草隶楷各种体式,都显出了他独特的情志,及其审美的完整性。可以期盼他在以后的创作中,为当代中国书法的创作贡献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。

CIdtPKmZoxKKNVIHkFJsRApS7yTYYET2TLSFkqdb.jpg

王昌龄出塞诗一首 纸本 243cm×121cm 2016年

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张建才表示,这个展览的信息量非常大,在不同书体当中,风格都非常统一,特别是书法写实容易,但是写虚是一个很高的境界,洪厚甜做得非常好,并且他在理论上和教学上都很用心,特别是书法创作中,对很多细节的表现是非常注重的。书法作品除了大的震撼力以外,还要有细节感人之处和很精妙的地方。

unzz01hjBaj7NwPTufNExseEBdn94fzIxW1DDIAK.jpg

苏词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 纸本 222cm×106cm 2016年

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导师吴悦石认为,洪厚甜的书法功底很好,在临帖上和继承传统上下了非常深的功夫,那时候他是在“技”上下功夫;近十年他由技入道,在笔墨的书写过程中,他在寻找另一种境界,即在使转提按的过程中,如何更丰富地把笔质、笔趣、笔性在纸上呈现出来,并把书法和艺术性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,而且不拘泥。到了“道”的时候,他就从“有法”到“无法”,他这个“无法”是在规矩之中,把规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然后在破规矩的过程中要有成法在胸。因此他的书法作品耐看,是好作品。

O2jiEaRpcvwrtLgzsGOkCX5BB3iJgBoaDzYWeaow.jpg

苏词重光三苏祠灾后维修记 纸本 222cm×106cm 2016年

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曾翔认为,洪厚甜是一个致力于碑帖结合的成功案例,他是一个全能型的书家,“能大能小”,他的小幅作品中能见大的气象,大的作品中又有很多细节的东西,可以说他的作品里反映了这样一种品质,既有粗犷的一面,有细腻的一面。

mWPZaLCjHN0VrcmdStEvsleR5DXF5gXdzriU4p6T.jpg

孝善楼记 纸本 203cm×280cm 2016年

作为此次展览的承办方,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认为“一画开天——洪厚甜作品展”,延续了“大道不孤”系列学术展的高品质。他介绍到,这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展览,处处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和独到之美。巨幅的金刚经,气势恢宏,开篇即将展览推向高潮,随后作品逐渐铺陈开来,秀逸、堂皇、奇绝、奔放,不一而足,展现了洪厚甜深厚而全面的功力,以及对书法心性化的理解与表达。他的作品充满张力,婉转曲折的线条与枯湿浓淡结合的笔墨碰撞出生动淋漓的挥写,点画中自有清刚雅正之气,真正达到了物我两观的高妙境界。

PY7DvXu6rNqk6doIvp0tGnC1eZExqlkwK9nkK6pg.jpg

展览海报

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。

推荐阅读
首页
资讯
展览
艺术家
机构
培训
商城
拍卖
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
首页
商城
购物车
个人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