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《不忘初心 戴衛寫生60年作品展》——终得心源,回望传统文化
2019年07月07日 来源:

红火夏日,充满生机。7月3日,巴蜀大地将迎来一场比夏日更为激情热烈的画坛盛事:“不忘初心——戴卫写生60年作品展”。

主办单位:

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

四川新华发行集团

 

承办单位:

四川省诗书画院

四川博物院

四川美术出版社

 

展览时间:

2019/07/03——2019/07/17

(开幕式时间为7月3日上午10点)

 

展览地点:

四川博物院书画临展一厅

(青羊区浣花南路251号)

 

戴卫,四川省成都市人,斋号“风骨堂”,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、艺术委员会主任,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,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196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,1964年下乡经历了8年知青生涯,1982年应聘入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创作班,留院深造,得到李可染、蔡若虹、黄胄指授。其代表作有《李逵探母》《钟声》《回声》《智者》《重逢》《棋魂》《酒魂》《四川茶馆》《九老图》《十八罗汉》《风雨雷电》《风骨堂人物》等。

 其作品收录于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》(书籍装帧、插图、中国画共三卷)。出版有《戴卫封面插图选集》《戴卫人物画集》《戴卫小品人物画集》《百年中国画家名家精品·戴卫专辑》《戴卫艺术·艺术人生集》《戴卫艺术·中国画集》《戴卫艺术·书法篆刻集》《戴卫写生六十年》等个人专辑。

戴卫谦虚的谈到,自己还处在学习阶段,需要不断充实和提升。“中国画的大家在我这个年龄都要做‘衰年变法’,像齐白石、黄宾虹,我要向他们学习。画画变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和劳动习惯,就像每天必须吃饭喝水一样,不吃不喝人会难受,我每天不画画、不写字也难受。家人都知道,哪怕还有一刻钟,我都必须作画、写字。”

 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有评:戴卫的绘画艺术富有哲理性。他的人物画,语言简洁,内涵丰富,融理性思考与感情表现于一炉,作品中不仅显出传统的功力与自己的个性,并显示出现代的意义。被誉为中国当代画坛另辟蹊径的哲理画家。

策展人薛磊:戴老是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高原上的一座高峰

『一起来聆听展览背后的故事。』

 谈展览

问:为什么将“不忘初心”作为作品展的主题?

薛磊:当前,全党、全社会、全国人民正在开展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,这将进一步激发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进取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不忘初心”这四个字,是作为一个大国领袖,一个华夏子孙对中华民族发自内心深处的最深情的表达。戴老60余年坚持不懈的从艺生涯,正是践行习总书记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讲话精神,始终怀着“不忘初心”的坚定信念走到今天。我们推出“不忘初心——戴卫写生60年作品展”,更是承载着“牢记使命”这个鲜明主题。

问:在您看来,戴老的“初心”和“使命”是什么?

薛磊:戴老能够60余年一以贯之,孜孜不倦在中国书画创作的道路上追求探索,不仅仅是因于他对艺术罕见的执爱,更缘于一名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,对党、对国家、对民族、对人民的爱戴和忠诚。戴老的“不忘初心”,是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是不忘中国书画艺术本源的初心,是不忘艺术本质的初心。他穷其一生,殚精竭虑地探索艺术真谛,为社会创作生产出一大批具有中国传统人文品质、巴蜀地域特色、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,用书画促进四川精神文明建设,引领四川美术事业蓬勃发展,这正是戴老一生所牢记和践行的使命。

问:戴老可以展出的作品丰富,为什么会想到对他的写生作品进行一个专题展览?

薛磊:写生,是师从自然界万物之灵感。写生之于创作,是繁花之于硕果、是沃土之于巨木、是泉源之于江河。戴老60余年坚持写生,体现了他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的坚忍毅力,可以说,写生是戴老艺术创作的厚重基石。戴老的写生之路遍及祖国名山大川、巴蜀美景人文、海外异域风情。他的写生,不仅描绘祖国山河、民生风貌,更蕴含民族精神。7月3日将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写生作品,内容涵盖戴老自1957年至今60余年风雨岁月的珍贵手绘稿,但这仅仅是他60余年写生丰硕成果的一部分,他的写生作品和他的其他宏大作品一样,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、文化价值、哲学价值、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。“不忘初心——戴卫写生60年作品展”所展示的艺术思想、艺术水准、艺术风尚,对艺术界,尤其对青年一代的教育、培养和成长,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。

 《动物速写·大熊猫》18×13.5cm 1962年

 《日本写生·樱花与松树》24×27cm  2007年

 《重返黄山·三清山·云聚仙山》19.5×26cm  2017年

 

推荐阅读
首页
资讯
展览
艺术家
机构
培训
商城
拍卖
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 图片缺失
首页
商城
购物车
个人中心